Yenting Lin & His Dots

View Original

人生有感

生而為人,身而為人,至今,有所感,在此記下。首先,將先從人的本身開始談起,聊說什麼是人,然後結合我們所處的大環境,兼敘何謂一個完整的概念,最後則談如何維持並走下去。

What is human?

人類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千千萬萬個物種中的其中一種,演化長流裡龐雜譜系中的一支。說特別嗎?在我們自己眼中當然如此,但實際而言卻也不然。

我們以身為人類的主流觀點描述世界,彷彿人類是一個必然,人類的智慧、文化、主宰似乎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像是一件偉大的事情。但在人類之外呢?甚或在哺乳類之外呢?地球之外呢?

什麼是愛?什麼是信任?我們真知曉其真意並完整地實踐嗎?或是,自以為是地按照個人意願、欲求行事。我們自許擁有什麼超乎於原始慾望之外的文化、道德、價值,但只有在真正面臨緊繃之時的檢驗時,我們才能知道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僅存在於想像或追求上。

What is wisdom?

常言人類的特別之處在於發達的大腦,以及其中蘊藏的意識與智慧,但是智慧到底代表什麼呢,是更好的獵捕技巧嗎?還是一個超乎本能欲求層次的概念?如果只是成就了更完全的宰制,那樣的發展並不特別。究竟,什麼才能稱為進步,至少擁有一點點層次上的進展?

We are not here to conquer, we are here to find ways to be together. 在一個相互爭奪的環境,贏了什麼,拿到了什麼,或是什麼從別人那裡得了什麼,很難說得上是件值得稱讚的事情。當然,從主觀的角度而言,這是項了不起的舉動,但若從整體的觀點來看,如何做比結果更來得重要。

In the moment when I truly understand my enemy, understand him well enough to defeat him, then in that very moment I also love him. -Eder Wikins

完整

個人的完整來自於意義的實踐,萬物間的聯繫則成就了社會的完整。

Human Meaning (Renewed)

我們的意義建立在交流以及自身認可的價值上。

首先之前,必須認清的是,這立身的基礎並不僅限於與其它的人們或是人的造物上。如果我們的意義僅僅或絕大部分單來自人類彼此或我們自己製作的物質,未免也太過哀傷與侷限。

人生中最核心的意義,即生命中熱情之所在,那些做了使我們真正感覺有活過的事物。在心靈的層次中有此底,朝著此方向邁進,價值、目標信手拈來。所謂的意義何其重要,一生的所有,無不建立於其上。透過一個小故事,應該比較好理解:

兩位天使正在對話,一位較為年長,另一位則年輕許多。年輕的那位,手指著地面上一位勞動的人,問道:「每天他勞心、勞力的工作,換取金錢,然後花掉,又繼續每天工作,過生活。但是,他不是終歸一死嗎?為何仍如此繼續下去呢?」

這裡,意義顯現了它的重要性。先成為一個完整的個人,才能為他人、社會所用,那也才真的產生了價值,抹滅不去的存在與印痕。

一個完整的社會

自始至終地我們與周遭牽扯不清,即使我們不願意,追本溯源起來,你我皆仰賴大自然而生。不是因為關在盒子裡,就讓我們與人類之外的世界沒了干係,深深的羈絆是斷不了的。然而,要是在自我認知中將這樣的聯繫排除在外,無非自欺欺人、掩耳盜鈴,不但可笑,更是可悲,簡直是將自己給抹去了大半。

一段穩健的聯繫關係,必須倚靠幾種方法加以建構:

  • 平衡、對等的互動:一段關係若得穩定並有持續性,需要一定的平衡,建立在對等的交流上。若是蘊含宰制的關係或侵略的性質,將面臨較大的風險。
  • 層次:交流有層次之分,深淺不一。有些是「我認為…」,部分是「我感覺…」、「我想…」,還有分享的方式,如上對下的、下對上的、傾聽式的、有距離感、關懷的、指導的等,內容涉及的面向也同樣塑造著著連結的模樣。一個完整的連結,將包含著各種程度的交流,甚或能做到切換自如。
  • 客觀的善:主觀的行為容易造成他人事物的不適感,應以客的角度出發,以符合其觀點的善或好來互動。

屬於自己的,一個最舒服的姿勢

我一直在形塑自己的一套哲學,或是所謂認識世界的觀點、待人處世的法則。不時地從各處揀選,加以咀嚼,有的想法留下,有的似乎隨時間淡忘,但好像又會在某天以新的樣貌再次與我相見。一天一點地累積,今天算是作個比較有架構的整理。

提到的各個依循,都沒有若干硬性的標準,它們只是彼此有所差異的方向,而你我都將因為各自的選擇而踏上不同的道路。毋需追隨他人的路線,因為那很可能並不適合你我。光譜上沒有對錯(本來也就沒有絕對的對錯),有偏向,也就這樣而已。

生活中的種種,大小見獵心喜的事物,令人煩躁、心慌或是感滿足的東西,所在多有。我們總拋不開,因為活蹦亂跳的心,容易被挑起,花多長的時間有時也難以放下,所以其實也不必太逆著它。畢竟,此時此刻的心境,只會存在一次(即使真的有一樣的,無法複製,經歷也大不同,嚴格來說真的只存在一次),好好享受它,用盡力氣與神智的去身在當下。一點一點的當下,就這樣構成了人生。

一個精妙的動態平衡也許是暫時的解答,在幾個希冀的方向與當下的誘惑間遊走。然而它亦是選擇的一種,平衡亦得容納看來粗魯的擺盪,接納衝擊可能是方法之一。重要的持有物品是保持彈性、能不斷聆聽的心,讓我們用有限的腦來呵護一個可以使它安穩著床的環境吧。(也許這包含著所謂的原諒自己。)

珍視一期一會,時不時也得望向遠方,勿讓目的的手段(的手段 x N)成為了目的。願大家都能找到那個讓你我像星星一樣閃耀,卻又不會過度膨脹或塌陷而崩毀的姿勢,暢快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