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ggestion to Feedly

Dear feedly Team, I really like feedly, and it’s already part of my daily life now. Recently, as I were considering to subscribe to feedly Pro, I digged into some people’s reviews on the Internet, and I found some helpful suggestions that can help you to grow your feedly Pro’s subscribers.

The problem is, while visiting feedly Pro’s showcasing page, people perceived that they are buying goods, which means they would assume to get something in exchange with their money. So they think, will the goods worth the money I paid?

feedlypro_top(This is the top of feedly Pro’s showcasing page's design, people to see the highlighted subscription fee first.)

When considering the concept of worth, people would like to collect lots of information about goods’ information like its specs, materials or similar substitutions to compare. However, feedly Pro’s service is not common. It’s not like toothbrushes, which you can have lots of brands, manufacturers, models to choose from, and you can compare all the toothbrushes including their sizes, materials and prices. So the idea of worth is not so easy to get of feedly Pro.

feedlypro_medium

(These services/goods are not easy to compare with others.)

I am here to proposed a better way to showcase feedly Pro, thus to drive in more subscribers.

Engagement

Put feedly's belief, like “Speed, Openness, Creativity,” the words you showed on about page, as the heart of feedly's Pro service. Make friends with feedly’s users by telling them what you believe, the reason that this project start and make your team keep moving.

Also, frame the problem, and suggest feedly as the answer. Showcase feedly in a context, not a standalone tool that jumps out suddenly. Let the words slip into people’s mind ahead of the price tag, slow down the process and engaged with people deeply.

For Example

Let me draft a sample here, for your reference:

Have you ever feel exhausted with the extreme scale of the information? Always so much to digest, but so little time for yourself?

We saw that problem, and we are feeling the same here. That is why we built feedly, to bring everybody's life back. Our team have been working on this project up to three years, we’ve gathered specialist from various fields to carry out the amazing magical tool, feedly.

We believe that with feedly, you can

  • organize and consume all the information easily, meaning speed;
  • use your pen as weapon, to spread things that worth spreading, bringing openness to the world;
  • form knowledge based on healthy digestion of information, cultivating a friendly environment to creativity.

If you share any bit of the thoughts with us, we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stand together. Let's live with order, instead of chaos.

Join feedly's membership now to be with us, and fight this meaningful battle for our better living.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of everyone's support, feedly would overcome any challenges lies ahead, bringing the best service to our friends.

Just $5 for one month membership or $45 for a year for the whole-heart giver like you, feedly team would like to share a warm hug and additional selected features with you.

Or, for our dearly truehearted contributors, you can choose $3 for one month membership or $25 for a year. You will have our warming hugs, also comes together with three additional selected features, which you can choose according to your need.

All in all, you are the reason why feedly is here, great thanks for everyone who scroll all the way down here! Cheers, my friend!

feedly 讓你 資訊一把罩!

現在就開始使用「 Feedly 」,給自己 "超豐盛" 而 "有深度" 的自動訊息套餐吧!

Feedly Logo

還在 Yahoo 上看新聞嗎?或是從我的最愛裡頭打開一個一個的網站?其實,在資訊發達的現在,你有更好的選擇!

舉例來說,當你外出用餐時,你可能會挑選一家還不錯的 餐館 A 店 然後走進去。你選擇 餐館 A 店 的原因是,它有許多你喜歡的菜色,雖然這家店的菜單中有一部分是你不一定喜歡的,又或許 隔壁的 餐館 B 店其實也有不少你愛吃的菜,但基於 餐館 A 店 與你的品味與當下的欲望有相當程度的一致性,所以你決定在 餐館 A 店 用餐。

餐館 X 店,一站式服務

如果今天有一家 餐館 X 店,它的菜單,提供你其他的店(從 餐館 A 店、餐館 B 店 到 餐館 N 店)裡頭所有你喜歡的菜色,但撇除你不怎麼喜愛的部分。因此,你可以在 餐館 X 店 吃到整條街上各家店中你愛吃的菜,每次用餐時,你只需要走到 餐館 X 店 即可,反正菜單上都是你的最愛,隨便點都是符合你口味的食物,多簡單,多開心。

feedly:資訊一把罩

每天在網路上閱讀新聞、文章方面,其實也有這樣的 餐館 X 店 存在,讓你不用來回奔波、費心思量,打開一個頁面就好,所有的訊息都讓你一掌握。在此,隆重的推薦「feedly」!

feedly-high-res

立馬註冊:http://feedly.com 上手教學:http://www.playpcesor.com/2013/03/feedly-google-reader.html

人生有感

生而為人,身而為人,至今,有所感,在此記下。首先,將先從人的本身開始談起,聊說什麼是人,然後結合我們所處的大環境,兼敘何謂一個完整的概念,最後則談如何維持並走下去。

What is human?

人類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千千萬萬個物種中的其中一種,演化長流裡龐雜譜系中的一支。說特別嗎?在我們自己眼中當然如此,但實際而言卻也不然。

我們以身為人類的主流觀點描述世界,彷彿人類是一個必然,人類的智慧、文化、主宰似乎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像是一件偉大的事情。但在人類之外呢?甚或在哺乳類之外呢?地球之外呢?

什麼是愛?什麼是信任?我們真知曉其真意並完整地實踐嗎?或是,自以為是地按照個人意願、欲求行事。我們自許擁有什麼超乎於原始慾望之外的文化、道德、價值,但只有在真正面臨緊繃之時的檢驗時,我們才能知道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僅存在於想像或追求上。

What is wisdom?

常言人類的特別之處在於發達的大腦,以及其中蘊藏的意識與智慧,但是智慧到底代表什麼呢,是更好的獵捕技巧嗎?還是一個超乎本能欲求層次的概念?如果只是成就了更完全的宰制,那樣的發展並不特別。究竟,什麼才能稱為進步,至少擁有一點點層次上的進展?

We are not here to conquer, we are here to find ways to be together. 在一個相互爭奪的環境,贏了什麼,拿到了什麼,或是什麼從別人那裡得了什麼,很難說得上是件值得稱讚的事情。當然,從主觀的角度而言,這是項了不起的舉動,但若從整體的觀點來看,如何做比結果更來得重要。

In the moment when I truly understand my enemy, understand him well enough to defeat him, then in that very moment I also love him. -Eder Wikins

完整

個人的完整來自於意義的實踐,萬物間的聯繫則成就了社會的完整。

Human Meaning (Renewed)

我們的意義建立在交流以及自身認可的價值上。

首先之前,必須認清的是,這立身的基礎並不僅限於與其它的人們或是人的造物上。如果我們的意義僅僅或絕大部分單來自人類彼此或我們自己製作的物質,未免也太過哀傷與侷限。

人生中最核心的意義,即生命中熱情之所在,那些做了使我們真正感覺有活過的事物。在心靈的層次中有此底,朝著此方向邁進,價值、目標信手拈來。所謂的意義何其重要,一生的所有,無不建立於其上。透過一個小故事,應該比較好理解:

兩位天使正在對話,一位較為年長,另一位則年輕許多。年輕的那位,手指著地面上一位勞動的人,問道:「每天他勞心、勞力的工作,換取金錢,然後花掉,又繼續每天工作,過生活。但是,他不是終歸一死嗎?為何仍如此繼續下去呢?」

這裡,意義顯現了它的重要性。先成為一個完整的個人,才能為他人、社會所用,那也才真的產生了價值,抹滅不去的存在與印痕。

一個完整的社會

自始至終地我們與周遭牽扯不清,即使我們不願意,追本溯源起來,你我皆仰賴大自然而生。不是因為關在盒子裡,就讓我們與人類之外的世界沒了干係,深深的羈絆是斷不了的。然而,要是在自我認知中將這樣的聯繫排除在外,無非自欺欺人、掩耳盜鈴,不但可笑,更是可悲,簡直是將自己給抹去了大半。

一段穩健的聯繫關係,必須倚靠幾種方法加以建構:

  • 平衡、對等的互動:一段關係若得穩定並有持續性,需要一定的平衡,建立在對等的交流上。若是蘊含宰制的關係或侵略的性質,將面臨較大的風險。
  • 層次:交流有層次之分,深淺不一。有些是「我認為…」,部分是「我感覺…」、「我想…」,還有分享的方式,如上對下的、下對上的、傾聽式的、有距離感、關懷的、指導的等,內容涉及的面向也同樣塑造著著連結的模樣。一個完整的連結,將包含著各種程度的交流,甚或能做到切換自如。
  • 客觀的善:主觀的行為容易造成他人事物的不適感,應以客的角度出發,以符合其觀點的善或好來互動。

屬於自己的,一個最舒服的姿勢

我一直在形塑自己的一套哲學,或是所謂認識世界的觀點、待人處世的法則。不時地從各處揀選,加以咀嚼,有的想法留下,有的似乎隨時間淡忘,但好像又會在某天以新的樣貌再次與我相見。一天一點地累積,今天算是作個比較有架構的整理。

提到的各個依循,都沒有若干硬性的標準,它們只是彼此有所差異的方向,而你我都將因為各自的選擇而踏上不同的道路。毋需追隨他人的路線,因為那很可能並不適合你我。光譜上沒有對錯(本來也就沒有絕對的對錯),有偏向,也就這樣而已。

生活中的種種,大小見獵心喜的事物,令人煩躁、心慌或是感滿足的東西,所在多有。我們總拋不開,因為活蹦亂跳的心,容易被挑起,花多長的時間有時也難以放下,所以其實也不必太逆著它。畢竟,此時此刻的心境,只會存在一次(即使真的有一樣的,無法複製,經歷也大不同,嚴格來說真的只存在一次),好好享受它,用盡力氣與神智的去身在當下。一點一點的當下,就這樣構成了人生。

一個精妙的動態平衡也許是暫時的解答,在幾個希冀的方向與當下的誘惑間遊走。然而它亦是選擇的一種,平衡亦得容納看來粗魯的擺盪,接納衝擊可能是方法之一。重要的持有物品是保持彈性、能不斷聆聽的心,讓我們用有限的腦來呵護一個可以使它安穩著床的環境吧。(也許這包含著所謂的原諒自己。)

珍視一期一會,時不時也得望向遠方,勿讓目的的手段(的手段 x N)成為了目的。願大家都能找到那個讓你我像星星一樣閃耀,卻又不會過度膨脹或塌陷而崩毀的姿勢,暢快地活。

用「邊際效益遞減」的觀念來作為做買東西時的參考

邊際效益遞減法則,意味著一件事物帶來的效益會隨著量的增加而遞減。 舉例來說,買一台 iPhone 可以產生非常歡喜的感覺,花了我兩萬五千塊也覺得很值得。但要買第二台時,那種滿足的感覺不會像買第一台時那樣強烈,這時的我,也不會想花同樣的兩萬五千塊去買它。到了第三台、第四台時,高興的感覺持續降低,願意付出的金額也是。

雖然我們買的東西,常常都是不一樣的,但是仍然有可以適用的地方。

大多數的時候,我們買東西,是起源於需求。當我們已經擁有一樣物品來滿足某一個需要時,即使還有別的物品可以滿足這個需求,再去擁有這個別的物品的必要性與意義就不大了。

該怎麼適用呢?

因此,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儘量地用最少的東西來滿足最多的需求。」如此,則我們手上擁有的每樣物品,都能帶來最多的意義並發揮最大的效用。

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自己陷入永無止境的欲求當中,不會被廣告上的言詞所吸引,擁有一個清醒、自主的腦袋。更進一步的,那些「省下的」花費,可以成為你實現自我終極意義的基底。

不過,仍然有些問題存在。

慾望有其複雜性存在,對某些人而言,更包含了非常主觀的元素。即使都是利用「邊際效益遞減法則」來作為購買東西時的輔佐,仍然會在不同的人身上產生不同的效果。其最終原因就是,每個人對於「多少需求被多少物品滿足」的衡量皆不相同,難以找到一個同時適用於多人的標準。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這個方法就此失效。對於個人而言,比較的基準是在自己,而非他人。因為每個人的情況皆不一樣,所以應該著重在自己的部份。思考自己的每一個消費行為與需求的關係,並加以比較,即能達到目的。

交流

我認為,人的意義建立在交流以及其自身認可的價值上。其中,人們間的交流,形成一個人穩固的依靠,是為一種歸屬,有其特別的重要性。 交流有層次之分,深淺不一。有些是「我認為…」,部分是「我感覺…」、「我想…」,還有分享的方式,如上對下的、下對上的、傾聽式的、有距離感、關懷的、指導的等,內容涉及的面向也同樣塑造著著連結的模樣。一個完整的連結,將包含著各種程度的交流,甚或能做到切換自如。

彼此間的交流可否長久而深入,取決於參與者的意願與契合度。有時我更覺得,真正的核心是在於是否願意接納、包容。即使我們常稱接納和包容是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能做到盡善盡美的人,實在少數。

深度的連結讓一個人更趨完整。一生中,無論是尋求圓滿,或是追求快樂、自在,建立穩固的交流都會有所幫助。一個充滿豐富聯繫的社會,將會具備龐大的動能與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