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付不討喜的廣告?

我知道,廣告常常帶給人很不好的感受。
每次向大家介紹我的工作時,都會有人問我:「那像我手機(或電腦)上看到的這些廣告,可以消除嗎?」

哈哈,真尷尬 XD

一來我所在的公司不負責安排廣告出現的地方,那是供應端的掌控範圍,而我的位置是在買方。二來,就實際的效果而言,這些「礙眼」的廣告位置,常能帶來不錯的成效。

 

廣告,其實不需要這麼的不討喜!

轉念再細探下去,其實我們有許多可以改進的空間,讓大家(使用者)在瀏覽網頁或使用 app 時有更好的感受。

 

一、讓使用者自訂個人化的廣告

想像一下,老白是一位重度的電玩遊戲愛好者,假日最喜歡的休閒活動是沈浸在電玩的世界裡頭。

對他而言,比起播送「台北飛大阪,不可置信的超低優惠!」的機票促銷廣告,「限量虛寶大方送,即刻登入立即擁有!」的遊戲特別活動內容,令他感興趣的機會更高。

因此,若能在他看到不感興趣、覺得與他不相關的廣告時,讓他有選擇的空間,就能讓廣告的內容不再那麼突兀,變得更有用處。

 

示範一:如何對付 Google 廣告?

1. T 客邦(http://www.techbang.com)的網頁上有個廣告

T 客邦的首頁

T 客邦的首頁

2. 讓我們放大看看這個廣告,並注意看右上角

這是一個標準的 Google 橫幅廣告

這是一個標準的 Google 橫幅廣告

3. 當你把游標指到右上角的 i 後(在叉叉左邊),會顯示「Google 提供的廣告」,驗明正身

google_ad_show

4. 讓我們勇敢的按下右上角的那個叉叉吧!立刻跑出兩個選項。

點選叉叉後,即會顯示兩個選項

點選叉叉後,即會顯示兩個選項

5. 點選「停止顯示這則廣告」,告訴 Google 說你不喜歡它。

選擇關閉後,你可以選擇不喜歡它的理由。

選擇關閉後,你可以選擇不喜歡它的理由。

6. 選擇完你的理由後,恭喜你,你已經成功的讓 Google 知道你的意見了。

如果你想進一步的個人化你的廣告,可以點選廣告設定的連結,前往設定頁面。

如果你想進一步的個人化你的廣告,可以點選廣告設定的連結,前往設定頁面。

 

範例二:Facebook 上也可以把不喜歡的廣告關掉

1. 找到一則你覺得無聊的廣告

fb_ad

2. 點選右上角的向下箭頭

fb_ad_arrow

3. 點選符合你需求的選項,是針對這則廣告,或是所有來自這個單位的廣告

在「更多選項」裡頭,你可以進行更多的個人化設定。

在「更多選項」裡頭,你可以進行更多的個人化設定。

4. 就這樣,我們成功的解決了這樣的廣告

你還可以透過點選「你為什麼不想看到這個?」來進一步讓 facebook 知道該如何對你播送廣告

你還可以透過點選「你為什麼不想看到這個?」來進一步讓 facebook 知道該如何對你播送廣告

 

二、向對的使用者提供相關、感興趣的內容

我們透過廣告,無非是為了傳達訊息。而這則訊息,一定會有最適合它的觀眾。因此,投放廣告時,我們應該盡可能的鎖定這樣的群眾,並用他們會感興趣的方式,製播適合的內容。

不同的人群,有不一樣的喜好。我們可以觀察、研究他們的習慣,讓看到廣告的人,有更大的機會與我們提供的內容互動。

比方說,某款主打男性的手機動作遊戲 app,以武俠世界為背景。在宣傳時,即可選擇針對男性,或對武俠遊戲有興趣的人,或也可以對其他類似的手機動作遊戲的玩家來加強投放。

 

簡單說,就是要向適合的人提供適合的內容。

畢竟,投遞訊息需要資源,還得與各式各樣的內容競爭,而觀眾的專注力卻是極其有限。

我們必須對要傳達的訊息有透徹的了解,依此選擇最合適的渠道,投放最適配的內容,給最符合目標的群眾。同時,再搭配上觀眾們的回饋,廣告帶給人的體驗,將不再那麼負面。

最終,讓你我接收到的內容與需求連結,融入你我的生活。

--

希望對你我有所幫助囉!

題圖:Advertising at Times Square by Dirk Knight

第一份工作:經驗談

為了工作的事情,前後歷時一個多月的時間,心裡也徬徨了好一陣子(洽 The First Job Thing)。

如今大勢底定,有些心得想對當時的我說,也覺得有些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所以決定寫下這篇文。

你也許會問,我是否得到了來自 Google 的 offer,或即將前往某家外商,或得到了某個 MA 的機會?沒有,不是。

我選擇的公司,不是那種名字說出來大家就會有個概念的;它在做的事情,也不是一般人熟悉的。不過,它是我現下期望的選擇。

一、讓內心的聲音引領你

我很喜歡 Steve Jobs 的一段話: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簡言之——追求心之所向。這樣的概念與主流的觀點有差異,或也少被鼓勵,因此有必要特別放置在第一點,以突顯其重要性。

在求職的過程中,一定會面臨到許多他人的期望,會遇到一些外界眼中不錯的機會。但所有的方向,其實最終還是得用自己心中的量尺去評判。務必讓自己的每個選擇皆能盡量靠近理想中的目標。

二、專注在最核心的三個目標上

做抉擇時,各種因素摻雜其中,讓我眼花撩亂。不管是薪水、學習機會、自主空間、公司的未來、對社會的價值、對於我的意義等,都是參考指標之一。我曾想過為每個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來做加成,但過多的指標複雜了計算,理性的數字總和無法在情緒上說服自己。

最後,我決定選出三個我最重視的考量: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及環境、與我個性的適配程度、公司的未來(5 年)發展,依此來選擇。

資源、精力有限,因此必須聚焦,投注在我最重視的項目上,以帶來最大的效用。

三、謹慎地面對選擇

任何一個選擇,儘管乍看多麼渺小,都可能有決定性的影響力。不管是如何調整履歷、赴約時的穿著、應答的內容、尷尬或害羞的提問都是。因此,我們務必謹慎面對各個選擇,依著內心的聲音,參考長遠的目標來做決定。

四、徬徨是常態

我焦慮,不知道如何是好,沒有參考的範例,當然也沒有重來的機會。從送出履歷的那刻起,這感覺就不斷跟隨我,如果你不安,覺得手足無措,那恭喜你。這是正常的,而你必須學著與之共處。

歡迎你深入一個沒有絕對的世界,你得建立自己的立足點,專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得隨時準備改變。

五、不停的準備

你已經整理好厚達二十頁的參考資料,還把目標單位的裡裡外外都 Google 了一遍?很好,繼續做下去。

你的準備,永遠可以進步。別放過任何一個擴充知識的機會,你最不想得到的結果是——早知道我就搜尋某個主題/把某份資料再細細讀過了。 

我們無法預知哪部分不足,只能猜測,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停的準備,讓錯失的機會 盡可能的減少。

經歷了一連串面試,我更加瞭解自己

總的來說,在這一個多月的過程中,我更認識了自己。不論是在準備的時候,或是在面試時,這些與內心、他人的對話,也讓我釐清了些疑問,或也帶來更多的困惑,但不論如何都是好的,這些都是累積。

期待收穫的那一天。希望世人皆能如意尋到歸宿。

 

找尋合適工作的內在意義

我們必須發掘真實的自己,透過不斷的審析,藉以瞭解自己的個性、不足、長處。在此基礎上,我們才知道該展現、刺激或抑制哪部分。緩緩地,一個人將能同時與內、外在連結地更穩,讓人更趨完整。

外在的聲音過於嘈雜、世界過於紛亂、資訊氾濫,似乎讓人無所適從。不過,內在的呼喚,卻是從一而終的。

為了成就意義、為了淑世,我們必須回應心中的渴求,迎向那專屬於各人的呼召。

我從來沒想過,濁水溪社的經歷,會在我兩次面試中被提起,而又在某種層次上激起了共鳴。

看向自己的過往,也許跳躍,但某種價值絕對潛藏其中。可能難以為外人道,也可能一時之間難以辨明,然而,這些模糊的為什麼,將會串起成富有個人特色的意義。

在這所有之前,我們得真誠地對待自己,用心認識、省思,然後才能企及那可貴的自我。

澳洲正在美國化?我們會親眼目睹嗎?

此篇原文來自 The Guardian,由 Warwick Smith 撰寫,相當契合台灣當今情勢,尤其是社經政策的路線選擇部分,因此摘錄幾段,並做重點翻譯。

Are we witnessing the emerg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ustralia?

Australia can have its cake and eat it too, because a healthy and materially secure population will repay enormous economic dividends. Instead, we're going further down the US path


中文摘錄:

澳洲的社會與經濟政策在過去 40 年間,大抵走在一條平衡於美國的自由市場與個人主義以及歐陸國家的社會民主主義之間的路線。得利於此,澳洲擁有有效的社會安全網、免費的全民健保(但不包含牙齒與牙床)與相對而言較高水準的公共教育。

這樣中間的路線,被視為一個良好的平衡。具有人性,但對納稅人的負擔不大。勞工政府與聯合政府引領國家在光譜間移動,大抵維持在固定的範圍內。

不過,這樣的狀態即將改觀。今年的聯合政府預算,將打破此平衡,帶領澳洲大步走向美國模式。

在美國,絕大多數的失業者沒有失業福利。美國的公共教育成果在已開發國家中是極為落後的,全民健保亦是相當有限制且昂貴的。

然而,美國的模式相較幾個歐洲對手而言,卻創造了相對較高的經濟成長。不過,在經濟上的成功,是建立在大多數的美國人實質薪資與物質生活水準長達 40 年的低或零成長。他們相較於歐洲人而言,工時較長、資遣費較低、加班費較低與較少的失業救濟服務。換句話說,美國模式僅對金字塔的頂層有益,而對整體有害。

如果,美國仍然是個充滿機會的國家,那這樣的情況也許是可以接受的。不幸的是,對美國人來說,兩代間的收入相關性,是斯堪地那維亞國家(挪威、瑞典與芬蘭)的兩倍。也就是說,一個出生自貧窮人家的小孩,在美國有兩倍高的機率繼續保持貧窮。這個結果在教育與健康也是一致的。

我們是一個相對較低稅負與公共負債的國家。我們知道,倘若我們重視機會的均等與長期的經濟繁榮,那麼投資在最高等級的公共教育與健保體系是極具重要性的。健康的、受過良好教育的並享有物質安全的國民,將會在中長期的未來,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

假如你我都認為民生是重要的,那斯堪地那維亞模式將是最好的選擇。我們可以也必須把更多的資源投注在提供年輕人最佳的機會及支持弱勢者擁有最好的生活品質,而不論他們是誰或來自哪裡。這意味著最高等級公共教育與全民健保,還有對基本生活水準的保證。如果這些不是我們的目標,那我們的經濟成長到底為了什麼?


English quote:

The 2014 coalition federal budget was aimed at dramatically upsetting this balance, taking several very large steps towards the US model.

Currently the majority of unemployed Americans get no unemployment benefits. Their public school outcomes are amongst the worst in the developed world and their public healthcare is extremely limited and particularly expensive for the mediocre outcomes achieved.

However, their system has resulted in relatively high levels of economic growth when compared to most of their European counterparts. In other words, basically everything about the US system is worse for all but those at the top of the economic pyramid.

Perhaps even that would be OK if the US was the land of opportunity as it’s often claimed. Unfortunately even that’s not the case. In the US, the link between sons and fathers income is twice as strong as it is for Scandinavian countries.

Which of the direction we want to take is a critical question but it is not one that we are answering with our eyes open.

We know that investment in a first rate public education and health system is critical if we valu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long term economic prosperity.

If we consider the wellbeing of all Australians to be important then the Scandinavian model is the clear winner. We can and shoul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GDP taken in tax and use it to provide the best opportunities to our young people and the best quality of life we can to society’s vulnerable, regardless of where or to whom they were born. This means first class universal education and healthcare and the guarantee of a decent standard of living. If these are not our aims then what is the point of economic 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