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轉換的一個小撇步

別想太多。 

 走進去,走出來 -

這應該是個很容易的動作。

這應該是個不需要賦予太多意義的動作

是轉換嗎?不,就只是個動作。

加入一間公司、成為一個團隊的成員,常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可能會有所經歷、成長,身上多了些體驗,也多結識了些朋友。

人們以為,這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但其實每天每小時每分每秒都是新的開始。若說前一刻的歷練能帶給未來的自己什麼,不過是更精準一點點的猜測罷了。

猜測畢竟是無法篤定的,人生的變數是必然的。過多的詮釋可能限縮了重新框架的能力,必須謹記在心的重要自省。

把握每一個當下,往心之所向多走一點點。就這樣,別想太多。

 

與其說不,不如多正面鼓勵

〈記憶傳承者 The Giver〉觀後感 Part II

The Community 為了防止伴隨「愛」而來的嫉妒、仇恨 ,試圖從源頭杜絕「愛」,壓抑情感,建立秩序,創造一個公平、嚴謹的社會。

但我認為,比起直接的限制,用軟性的正面鼓勵,更能達到良好的成效。就如同達賴喇嘛的倡議一般,藉由話語、信仰引導,將人們導向他希冀的方向。

這樣的作法,容許各人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也讓交流、對話更容易產生,較硬生生的「不」來得更有彈性,更具人性。

 當「不」出現時,即隨附著一價值,隨附著一個判別是非的標準。而每個人一生中最難的事情,莫過於讓他人與自己共享一致的觀念。

因此,選擇正面鼓勵,是在避免易造成他方反感的衝突,用不那麼「逆」的姿勢,去推動、營造、影響,讓你我稍微靠近一點點。

就那麼一點點,我們彼此的生活都將更加幸福。 

 

第一份工作:經驗談

為了工作的事情,前後歷時一個多月的時間,心裡也徬徨了好一陣子(洽 The First Job Thing)。

如今大勢底定,有些心得想對當時的我說,也覺得有些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所以決定寫下這篇文。

你也許會問,我是否得到了來自 Google 的 offer,或即將前往某家外商,或得到了某個 MA 的機會?沒有,不是。

我選擇的公司,不是那種名字說出來大家就會有個概念的;它在做的事情,也不是一般人熟悉的。不過,它是我現下期望的選擇。

一、讓內心的聲音引領你

我很喜歡 Steve Jobs 的一段話: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簡言之——追求心之所向。這樣的概念與主流的觀點有差異,或也少被鼓勵,因此有必要特別放置在第一點,以突顯其重要性。

在求職的過程中,一定會面臨到許多他人的期望,會遇到一些外界眼中不錯的機會。但所有的方向,其實最終還是得用自己心中的量尺去評判。務必讓自己的每個選擇皆能盡量靠近理想中的目標。

二、專注在最核心的三個目標上

做抉擇時,各種因素摻雜其中,讓我眼花撩亂。不管是薪水、學習機會、自主空間、公司的未來、對社會的價值、對於我的意義等,都是參考指標之一。我曾想過為每個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來做加成,但過多的指標複雜了計算,理性的數字總和無法在情緒上說服自己。

最後,我決定選出三個我最重視的考量: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及環境、與我個性的適配程度、公司的未來(5 年)發展,依此來選擇。

資源、精力有限,因此必須聚焦,投注在我最重視的項目上,以帶來最大的效用。

三、謹慎地面對選擇

任何一個選擇,儘管乍看多麼渺小,都可能有決定性的影響力。不管是如何調整履歷、赴約時的穿著、應答的內容、尷尬或害羞的提問都是。因此,我們務必謹慎面對各個選擇,依著內心的聲音,參考長遠的目標來做決定。

四、徬徨是常態

我焦慮,不知道如何是好,沒有參考的範例,當然也沒有重來的機會。從送出履歷的那刻起,這感覺就不斷跟隨我,如果你不安,覺得手足無措,那恭喜你。這是正常的,而你必須學著與之共處。

歡迎你深入一個沒有絕對的世界,你得建立自己的立足點,專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得隨時準備改變。

五、不停的準備

你已經整理好厚達二十頁的參考資料,還把目標單位的裡裡外外都 Google 了一遍?很好,繼續做下去。

你的準備,永遠可以進步。別放過任何一個擴充知識的機會,你最不想得到的結果是——早知道我就搜尋某個主題/把某份資料再細細讀過了。 

我們無法預知哪部分不足,只能猜測,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停的準備,讓錯失的機會 盡可能的減少。

經歷了一連串面試,我更加瞭解自己

總的來說,在這一個多月的過程中,我更認識了自己。不論是在準備的時候,或是在面試時,這些與內心、他人的對話,也讓我釐清了些疑問,或也帶來更多的困惑,但不論如何都是好的,這些都是累積。

期待收穫的那一天。希望世人皆能如意尋到歸宿。

 

找尋合適工作的內在意義

我們必須發掘真實的自己,透過不斷的審析,藉以瞭解自己的個性、不足、長處。在此基礎上,我們才知道該展現、刺激或抑制哪部分。緩緩地,一個人將能同時與內、外在連結地更穩,讓人更趨完整。

外在的聲音過於嘈雜、世界過於紛亂、資訊氾濫,似乎讓人無所適從。不過,內在的呼喚,卻是從一而終的。

為了成就意義、為了淑世,我們必須回應心中的渴求,迎向那專屬於各人的呼召。

我從來沒想過,濁水溪社的經歷,會在我兩次面試中被提起,而又在某種層次上激起了共鳴。

看向自己的過往,也許跳躍,但某種價值絕對潛藏其中。可能難以為外人道,也可能一時之間難以辨明,然而,這些模糊的為什麼,將會串起成富有個人特色的意義。

在這所有之前,我們得真誠地對待自己,用心認識、省思,然後才能企及那可貴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