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write: What makes humans human?

有人跟我說,上一篇的文字內容不夠直白,像是雕琢過許多回,有點襖口,有點難以輕鬆地、直覺地閱讀。所以,我打算改寫一遍,用自然的語言重新表達一次。 -----

以下的內容,是在看完了兩部電影:《Life of Pi》與《Les Misérables》之後寫下的,融合了對兩部片的感想、與生活上的一些省思,而成的文章。

我想先談談:何謂「美好的世界」?

常有言道,過往的美和逝去的種種讓人懷念、憐惜,與今日的事物比較,只感覺現在擁有的略嫌失色。然而,我認為所謂最美好的時刻,只存在當下,存在於心中擁有希望,並且意圖為那希望付出而渴望產生成就的時候。那些已經過去的,蒙上了層面紗,致使有些細微處被忽略了,因此而所見到的美,因為受限於視角,並不全面,也可能離當時的真實很遠。無論如何,當我們的目光望向遠方,快過時間的速度,看向那期盼的未來,同時心中懷著希望、信心去相信幸福終將會實現,那麼,現下就是最美麗的瞬間

當我們的眼睛看準那最終的目標時,我們就會走在朝向它的路上。緩慢的步伐也許看起來相當渺小,卻是真實地、每分每秒都在成就什麼的。

---

我認為「意義」是人的最基本的組成,它構成了我們最核心的部分。先有意義,我們才有需求、慾望。在這更之上呢,我們有接續地產生自然而然的作為、感覺嗎?若這動作、感覺是斷裂的,有種不連續感,這就是種「假」的感覺。時常感覺如此,身體、心理都容易勞累,也難以一直堅持、支撐下去,若持續如此的狀態,則人是有可能毀滅的。

尋找「意義」也許得花相當多的時間、精力,但畢竟它是我們維繫生命的重要思想,考量其效益,是絕對值得的。所謂的「真」便建立在這之上,尋得意義,並認識自己,嘗試做自己最忠實的朋友,與自己溝通,建立一種身心靈合一的緊密關係。這件事情重要的原因在於,世界上充斥著何其多的選擇、教條、耳語,這些外在的叨擾又常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變幻著。面對這多變、混亂得外在環境,我們要如何在其中生存、自保,並維持一種相對寧靜的狀態?試著做出取捨、平衡內心與外在,是唯一的辦法。但要做得好、做得真正讓自己心安,必需先有充分的認識自己,才能在這難以捉摸的混亂中,循著心所嚮往的方向,走得長、走得久、也走得穩。

不斷尋找意義、與自己相處認識的過程中,一套自己的信仰將會產生,在我們遇到大小危難時展現如神力般的幫助。面對內心的問題,這信仰會幫助你,它也會與你一同成長、變化。它是什麼?對於世界上許多未知的事物、無法確信的現象,你有一套你相信的解釋嗎?如果有,那就是你的信仰。我們每個人以為的真實,視各自信仰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面貌。我們無法知道真正的真實是什麼樣子,那些在腦中所映出的畫面,不過是我們的心揀選出一些真實的片段,加上解釋,全部串連起來後,最終形成與信仰符合、不相違悖的畫面。

信仰慢慢建立時,我們也得一併培養、強化自己的信心。不要畏懼表達自己的觀點,換句話說,毋須害怕從自己的角度來談論事情。我們所有人,都是各自身體上所有的感官「唯一且最全面的接收者」,旁人也許可以替你有所猜測,但是別忘了,站在最有利位置人的是自己,我們自己比任何人都更容易接近、認識、理解自己。

不過,儘管有了一路千錘百鍊而來的自己的信仰,也別忘記,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可也都有呢。有時人會將自我侷限於自己所認同的價值當中,限縮了接觸多元的可能性,好像世界上只存在一種方法一樣,只有一條唯一的路才能達到那盡善盡美的境界,甚至連對那最終點的想像,也只存在一種。但是,「多元」是真實存在的,地球上各個角落或大或小的變動,彼此相互影響、形塑出千奇百怪的你、我、他她他她。因此,當提到包容、接納異己時,那絕對不是空話或場面話,我們要認真地去體認多元的存在。

更進一步的,我們要身體力行的的去鼓勵多元,營造多元的環境,make it happen. 因為有了多元,人們得以相互參考、比較,避免盲目、無知、侷限。在這參酌其他的可能性時,我們要理智地思辨後,再去相信。多元的環境所提供的眾多選擇,對此,我們毋須為自己設下限制,應該勇敢、大膽地追尋。在這尋求意義、信仰的道路上,沒有唯一的最佳解,只有奇妙的動態平衡與多元的可能性。

加油,多想想會很有幫助的。在從大學畢業前的最後一個學期,還有點難得的大四空閒,好好利用。

What makes humans human?

寫在看了 Life of Pi 與 Les Misérables 之後。 我想先談談美好的世界。

常有言過往的美,逝去的種種讓人懷念、憐惜,與今日相比只覺略嫌失色。但是,我認為最美好的時刻只存在當下,於心中擁有希望,並意圖付出成就作為時。已經過去的,蒙上了層面紗,有些細微處被忽略了,以為的美形成於受限的視角。然而,當我們望向遠方,快過時間直達那信念中的未來,懷著希望、信心相信幸福終將實現,則,現下就是最美的瞬間

看準那方向,我們都在路上,一步一步看似渺小,卻真實地在成就什麼。

「意義」為人的基本,因著這意義,我們有所求、所需,其後,是否因之而產生自然的作為、感覺?若是斷裂的,則會有種假的感覺,易累、易辛勞,難以堅撐下去,持續如此,則毀滅是可能的。

也許得花相當多的時間、精力才能尋得這維繫己身的思想,但相比其效益,絕對值得。「真」便建立在這之上,忠實地做自己的朋友,回應她滿足他與她溝通相處與他彼此瞭解,建立身心靈合一的聯繫。世界上充斥著何其多的選擇、教條、耳語,同時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變幻著,如何平衡、取捨必先仰賴對於自己的認識,才能在這難以捉摸的混亂中循著心之所向,走得長走得久、走得穩。

一套自己的信仰將會產生,在排除萬難時展現神力。面對內心,一切都在於相信與否。對於生命中未可知、無法確信的部分,是否有所信仰?真實,端看我們賴以為生的信仰為何,而有著不同的形象。真實不為我們所見。我們腦中所映出的,不過是將我們揀選的片段,附上解釋,串連後而終成可令自己滿意的畫面。

信心也得一步一步培養、強化,不要畏懼從自己出發。各人都是身體上所有感官、受器的唯一且最全面的接收者,旁人也許可以有所猜測,但站在最有利位置的是自己,更易於接近 我的真愛。

不過,儘管有了一路千錘百鍊而來的自己的信仰,或也別忘了,每個人可也都有呢。有時人會將自我侷限於某種價值或敘事當中,限縮了多元的可能。好像只有一種方法一樣,才能達到那盡善盡美的境界,甚至連對那最終點的想像,也只存在一種。但是,多元真實存在,來因於所有或大或小的變因。因此,當提到包容、接納異己時,那不是空話、表面話,是實質地去體認多元的存在。施行它、執行它,make it happen.

因為有了多元,避免了我們的盲目,我們要理智地思辨後的相信。眾多的座標、指向、參考可以給予我們角度、方針,交給我們世界的部分,而將其轉換成自己的過程中,拆解、融合、再檢索也是可能的。毋須設限,勇敢追尋。沒有唯一的最佳解,只有奇妙的動態平衡。

加油,多想想。在這大學的最後一學期,還有點難得的空閒。

浮木上的交流

一天一天,我們重塑自己的信仰
從生活中,身邊或遠距離的大大小小事情中擷取些概念
試圖建立些準則,使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小決策、思想、態度、行為有個判準
我們賴著各自的信仰維生。 

一年兩年建立著,活過二十年,活過了四十年
就這樣帶著自己的信仰走過了多少歲月
今天得以在這裡書寫這些
精神狀況不致於渙散,經濟狀況可能也還過得去,感情狀況大概也不會匱乏
也許正表示說,我的信仰多少有點參考價值

也許對其他人而言,僅具參考價值
然對自己,卻是擁抱已久,像是大海中的浮木般地重要。

或許我們都有辦法寫下:

我與你或是任何他人都是互不相交的圈圈,你的是你的,他的是他的,我的是我的
來自我的圈圈以外的什麼,take it or not,all up to me 

但什麼「與你最親的人/愛你最深的人,傷你最深」還是有其道理
感情的加權使自己無力招架,或無法穩穩的採取上述的自保對策。

面對問題時,總有情緒,或大或小
那些令我們佩服的,是會優先專注於處理問題的人

全面啟動提到植入一個小小的想法,最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What if the thoughts have been plugged in so long ago?
ex. 大伯的節省
年輕的時候,小的時候

遇到類似的事情時,大腦總不斷抓取過往相似的記憶
連結產生,回憶、經驗再現
難以避免也無法避免。

有時候,儘管看似盲/茫無目的
但只求:

我是有意識地作為,並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作為為何、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