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木上的交流

一天一天,我們重塑自己的信仰
從生活中,身邊或遠距離的大大小小事情中擷取些概念
試圖建立些準則,使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小決策、思想、態度、行為有個判準
我們賴著各自的信仰維生。 

一年兩年建立著,活過二十年,活過了四十年
就這樣帶著自己的信仰走過了多少歲月
今天得以在這裡書寫這些
精神狀況不致於渙散,經濟狀況可能也還過得去,感情狀況大概也不會匱乏
也許正表示說,我的信仰多少有點參考價值

也許對其他人而言,僅具參考價值
然對自己,卻是擁抱已久,像是大海中的浮木般地重要。

或許我們都有辦法寫下:

我與你或是任何他人都是互不相交的圈圈,你的是你的,他的是他的,我的是我的
來自我的圈圈以外的什麼,take it or not,all up to me 

但什麼「與你最親的人/愛你最深的人,傷你最深」還是有其道理
感情的加權使自己無力招架,或無法穩穩的採取上述的自保對策。

面對問題時,總有情緒,或大或小
那些令我們佩服的,是會優先專注於處理問題的人

全面啟動提到植入一個小小的想法,最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What if the thoughts have been plugged in so long ago?
ex. 大伯的節省
年輕的時候,小的時候

遇到類似的事情時,大腦總不斷抓取過往相似的記憶
連結產生,回憶、經驗再現
難以避免也無法避免。

有時候,儘管看似盲/茫無目的
但只求:

我是有意識地作為,並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作為為何、為何。

虛幻的理解

大腦的研究說,情緒兩字只是解釋一種現象的用辭,事實上,我們的感覺,是當下的事件與過去相關聯、類似的記憶連結而帶出來的回憶再現。

如果真是如此,我們怎麼教人理解,假如那人沒有過類似的經驗?若填上的僅是憑空,抑或程度不一的想像?在不瞭解對方的情況下,期望他們能從我方的角度出發,實太過虛幻,宛如孤注一擲。

而因此我們能掌握的是什麼? 我們無法確知對方的過去,但也許,彼此眼下的需求、興趣、嗜好、個性是較能知曉的,這便是溝通之時得以運作的地方。